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十六章 魏郡风云(2 / 4)

sp;&esp;“成都王殿下如何说?”

&esp;&esp;“成都王殿下的意思是,全力襄助我王要做的事情。”

&esp;&esp;“口说无凭,可有证据?”

&esp;&esp;石超可不会因为这家伙的一面之词就相信了他的话。

&esp;&esp;“这个自然是有的,这是成都王殿下的书信,还请将军一观。”

&esp;&esp;“嗯。”

&esp;&esp;石超轻轻点头,将书信打开。

&esp;&esp;里面的内容,确实是成都王的笔记言语,在后面还有成都王的私印。

&esp;&esp;“既然是我王要求襄助,你说说吧,襄助何事?”

&esp;&esp;那中年文士见石超已经被说服了,说道:“北面鲜卑人作乱,将军领兵前去平乱,而这平乱,没有几个月,是回不来的。”

&esp;&esp;石超瞥了一眼这中年文士,脸色可不是特别好看。

&esp;&esp;“你这句话,是何意思?”

&esp;&esp;中年文士脸上依旧是带着笑容。

&esp;&esp;“在下的意思,已经是说得很明白了,况且,这也是成都王殿下的意思。”

&esp;&esp;石超将手中的酒液一饮而尽,他沉思片刻,之后问道:“只是北面的鲜卑人,如今还算是安分的,春日生草,鲜卑人牛羊有草吃,恐怕也不会来犯边的。”

&esp;&esp;异族人之所以犯边,大多是因为自己和吃不饱饭,这才来汉人疆土劫掠一番。

&esp;&esp;但是,现在就不是异族人犯边的时候。

&esp;&esp;“匈奴人动乱,鲜卑人驱逐,在我大晋疆域作战,只要是理由就行,将军可自行编撰。”

&esp;&esp;这中年文士的话,倒是让石超无语。

&esp;&esp;“只是这幽州刺史与并州刺史,恐怕他们说的话,与我说的话,不会一致的。”

&esp;&esp;“非也。”

&esp;&esp;中年文士轻轻笑了笑,说道:“只要将军说的话,他们都会认同的。”

&esp;&esp;这短短的意一句话中,信息量还真是不少。

&esp;&esp;“将军照做就是了。”

&esp;&esp;石超愣了一下,问道:“你将我调出魏郡,之后,要做什么事情?”

&esp;&esp;中年文士深深看了石超一眼,说道:“之后,什么事情都不做。”

&esp;&esp;什么事情都不做?

&esp;&esp;费了这么大的周章,要是自己相信了这句话,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傻子了。

&esp;&esp;“齐王继爵未久,就想搞出大风波,对你们这些为臣子的,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情。”

&esp;&esp;石超还想打听一些消息,但这中年文士嘴巴像是被针线封住了一般,愣是一句他想要听的话都没有说出来。

&esp;&esp;“我王的事情,你便不必知晓了。”

&esp;&esp;中年文士话说完,便挥袖离去了。

&esp;&esp;石超眼神闪烁,对着门口大喊道:“来人。”

&esp;&esp;旋即门外走进两个亲卫。

&esp;&esp;“将副将唤来。”

&esp;&esp;这个消息,还是得商议商议,再做决策。

&esp;&esp;之后,再将这个消息给镇守邺城的平原王。

&esp;&esp;当然,平原王虽然镇守邺城,但并没有在邺城之中,而是在洛阳。

&esp;&esp;所行之事,不过是遥领。

&esp;&esp;一方面,也是皇帝防备,另外,最主要的方面,是因为平原王无心政事。

&esp;&esp;魏郡屯田之人,王弥之前便已经到了。

&esp;&esp;但在齐王眼中,所谓屯田,已经是不重要了。

&esp;&esp;中年文士从邺城北营出来之后,抬头看了看天色,便上了一驾平平无奇的车驾之中,然后径直的朝着邺城宫城方向去了。

&esp;&esp;邺城是曹魏原来的都城,也是现在陈留王曹奂居住之地。

&esp;&esp;曹奂,本名曹璜,字景明,正始七年出生在燕国国都蓟县,魏武帝曹操之孙,燕王曹宇之子。

&esp;&esp;甘露三年,曹璜被封为常道乡公。

&esp;&esp;原本按照历史轨迹,他自然是做这个常道乡公到老的。

&esp;&esp;但是历史这个东西,是扑朔迷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